欢迎光临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 志鉴园地 > 年鉴论坛 > 正文内容

县级综合年鉴的条目设计与撰写

作者:《广西地方志》    发布时间:2019-12-19 14:59    来源:《广西地方志》

条目是年鉴的主体,一部县级综合年鉴主要由众多的条目所组成。这种以条目为基本单元的编写形式,构成年鉴区别于其他各类文体的独特个性,也为分类撰写和检索资料提供了方便。条目撰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鉴质量的高低,也必然影响到年鉴社会功能的发挥。

站在全局高度搞好条目设计

年鉴的编辑出版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部年鉴应该分为哪些部类,设立哪些条目,收载哪些资料,都应该根据年鉴编纂宗旨和总体方案进行通盘考虑,全面规划,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条目设计是这一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必须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要明确年鉴的基本框架。编纂县级综合年鉴,编写者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对各项事物进行合理分类,确定年鉴大的部类和分目。这些类目和分目就构成年鉴的基本框架。我们在编写《宜丰年鉴》时,将全鉴分为7个部类、23个类目、115个分目,我们将它称作“要目”。它是整部年鉴的基本框架,好比人体的骨骼一样,起全书的支撑作用。这些类目和分目要求达到:(1)覆盖面广,基本上能包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貌,反映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2)稳定性好,大的类目和分类相对稳定,以后续修年鉴时,一般不作大的调整,以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3)科学性强,尽量做到分类合理、结构严谨,内容均衡适度,切合本地实际。

其次,要明确条目的选题范围。县级综合年鉴类目、分目之下的条目,是由年鉴编写人员(包括各单位、各部门的组稿人员)根据年鉴编纂基本框架拟定的。编写人员在选题前必须详细了解各门类、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充分占有资料,抓住各系统、各部门的大事、要事、新事和主要特点,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设立一个个具体条目。《宜丰年鉴》(1986一1991)共设立记事条目913条,其中概况89条,人物28条,系统数据资料48条,其余均为事件性条目。条目选题范围包括:(1)党、政、军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各乡镇年限内的基本情况;(2)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3)省以上领导人来县视察;(4)重点投资项目和城镇建设规模;(5)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6)获全国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个人;(7)居民生活重大变化;(8)改革开放中的新事、要事;(9)重大社会事件、自然灾害和工作失误及其教训;(10)其他有价值的事件和信息资料。

在条目选题时,首先要明确全县年度内各项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工作部署和进程;其次要了解选题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把握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一个“新”字,抓住一个“大”字,注意一个“全”字。既反映本县、本地的基本情况和全形大势,又突出各项事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经验;既反映各项事业的巨大成就和典型事例,又不放过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既注意类目齐全,又要充分反映出特色和优势;既注意条目的年度感,又注意内容的立体感。总之,要选取那些具有全面性、倾向性典型性、动态性和特殊性的资料,力求提高条目的有效信息含量。

第三、要提高条目标题的科学性。条目标题是揭示内容的主题词,标题不当,不仅难以组织编写,而且容易出现内容与标题脱节,直接影响检索。年鉴的条目标题要与通讯报道、工作总结、论文、教科书和文艺作品的标题相区别、力求体现出“五性”,即:(1)思想性,要求标题个性鲜明、观点正确,既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又符合党的现行方针政策;(2)直陈性,标题简短明快,朴实无华、无修饰性文字;(3)检索性、以事命题,具体实在,使读者望题知文,便于查阅利用;(4)准确性,标题内涵、外延与条目内容相一致,不含糊其词,避免产生歧义;(5)多样性对重复交叉内容采用多角度标识方法,变换标题角度,防止千篇一律或简单雷同。从已经出版的各类年鉴看,条目标题的常见病是“题大、字多、措词不确切”。具体表现在:(1)概括笼统,标题内涵与外延偏大,如“国营商业实行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可以包含众多的内容,如果是用工制度改革,不如干脆标为“国营商业实行用工制度改革”。(2)文字冗长,如“推行储蓄存款责任制,扩充信贷资金来源”,类似工作总结或标语口号。(3)措词不当,题意不明。有几种情况:一是缺少主题词,如“受聘为县政府常年法律顾问”,谁受聘为法律顾问,不明确,二是将内容搞错,如“标准化整顿验收”应为“企业标准化工作验收”;三是滥用缩减语,如“治理‘四乱’、‘三乱’”,“实行矿山企业‘三率’考核制度”等等。(4)喜用修饰词语,如“监测工作毫不懈怠”,“日用瓷畅销大江南北”,“大办黑色工程”、“中州绝品黄檗茶”等。(5)复合式标题,有的可以简化,有的可以合并。如“做好货币发行工作,保证现金合理供应”,按照“货币层次论”的观点,“货币”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现金,“存款”也是货币,这一标题应改为“加强货币发行与储蓄管理”。又如“兵器工业理化检测评审合格与国防计量评定验收”,可分作两条。

严肃认真地对待条目撰写

条目在年鉴中所居的地位,决定了写好条目的重要性。一部县级综合年鉴至少有70%的内容容纳在条目中,写好每个条目,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年鉴的编纂质量。如果条目没有写好,即使年鉴的总体设计、基本框架比较理想,也难以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年鉴条目包括标题、释文、署名三部分。条目释文撰写是对资料内容的陈述和加工,包括资料取舍、文字表述、层次安排以及运用必要的图表、数据和引文等。写好条目的主要要求为:(1)选准材料,条目是资料的实体,有的一条一事,有的一条多事,要依据标题内涵去选择相关材料;(2)存真求实,进入条目的事件、人物、数据等资料,必须逐条核实,务必真实可靠、准确无误;(3)排列有序,条目的排列次序要符合统一的设计要求,避免各行其是,力求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符合逻辑;(4)基本要素齐全,要分析每类条目、每项事件的基本内涵,确立其要素构成,在记述时不能缺漏,以保持资料的完整性,有些基本数据和基础资料要系统记载,统计项目相对稳定;(5)适当控制字数,每类条目字数要按年鉴总体设计进行控制。《宜丰年鉴》总的篇幅为60万字,其中大条目800—1000字,小条目300—400字,平均为500-—600字。

年鉴条目可分为综合性条目,事件性条目,人物条目和乡镇条目等。不同类型的条目其撰写要求也是有区别的。

1、综合性条目,包括类目中的概况和卷首综述,它是从宏观上综合记述某一范围内的各种主要情况的。概况侧重于横向综合,主要反映事物种类之多、内容之全、范围之大,涵盖面之广;综述侧重于纵向综合,综述事物的发展演变及成败得失,事物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色也要有所反映。综合性条目在年鉴条目中所占比重约为1/10,其中以类目概况为主。综述相当于地方志书的概述,其特点是概括性强,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提要勾玄地反映出一地各项事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趋向。但写作难度大。在撰写前,必须充分占有资料,通过分析研究,从众多的事件中凝炼出核心内容进行记述,要求编写者有较高的审视能力和概括能力。

2、事件性条目,它是记载一个个具体事件或反映一个地方、一项事业的某个侧面情况的。与综合性条目相比较,多属微观资料,但在年鉴中所占的比重却很大(一般约占总篇幅的70%,《宜丰年鉴》中的事件性条目约占全书条目总数的80%)。记述的事件,可以是当年有始有终的事,也可以是事件的开头或者结尾,也可以记述处于阶段性发展中的事。在记述具体事件时,要把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和事主交代清楚,避免出现记述要素不全。要选择年度内具有影响的大事、要事、新事和有特色的事,务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会议条目也属于事件性条目,除记述会议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和参加人员外,重点记述会议的实质性内容,如会议中心议题,重要决策、决议,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在指导思想上有什么新的变化。对会议程序和过程可一笔带过。一般性例会如无重大举措,不必单列条目记述。

3、人物条目,要写好人物条目,必先确立人物收录的范围和标准。《宜丰年鉴》“编辑说明”规定;县属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省地驻县厂(矿)副厂(矿)长或相当于这一级以上干部,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均列表记载;省级以上劳动模范,重点“三胞”对象,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对宜丰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分别在“逝世人物,”“新闻人物”、“三胞人士”类目中立传或者简介。此外,还必须明确记述重点。人物简介载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行政职务及任职时间、职称、获得何种奖励;立传人物除介绍生平简历外,着重记述人物的主要业绩。

4、乡镇条目和企事业单位名录。内容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专业性。例如,各乡镇条目下分三大块记述:一是乡镇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面积、人口,行政建制、工农业总产值等基本数据;二是各项事业发展变化及现状,包括农林、水利,工业、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法制民政等方面的类目,并选择几件新事、要事分别列条目记述;三是人民生活,包括年人均纯收入、消费水平、住房面积、年末存款余额等内容,采取多角度综合记述的形式,便于读者查阅有关资料,各乡镇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差别也能一目了然。

企事业单位名录重点介绍经营项目,主要产品产量、技术装配水平及开发程度。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商品信息,还系统介绍厂址,厂长姓名,邮编、电话、电挂号码,业务联系人等方面内容,类似广告性条目,但要求信息可靠,资料真实。

省、地驻县单位,其内容多为专业性的。如官山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类保护树种——长柄双花木,索浦煤矿采用“中深孔爆破采煤法”,长青机械厂获奖科技成果项目,均具有重大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列条系统介绍,便于开发利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摘自《广西地方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