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志助力乡村善治,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时代方志人要敢于新作为谋求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谢伏瞻指出,“新时代地方志不仅要服务国家战略,而且要融入国家战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地方志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加快推进由“一本书”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发挥地方志资源优势,大胆尝试,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大局,助推乡村走上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善治之路。那么地方志如何助力乡村善治,笔者试作些许探索。
一、地方志与乡村善治的内在联系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地方志也随之多元化发展,方志文化的内涵也大大拓展,由传统的“一本书主义”,转型升级为志、鉴、馆、网、库、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属于地方志的范畴,通过深挖乡村地情资源,发挥地方志社会服务功能,以助力“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加快“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落地,可以让村民群众共享地方志成果,不断提升村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其中,指导编修村志,是地方志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渠道。村志是一村之全史,涉及乡村姓氏族谱、民风习俗、村规民约等多元文化资源,还涉及自然生态延续、经济社会变化、地域特色物产等内容,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是乡村善治可充分利用的文化资源。
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乡村治理归根结底是以村民为主体,村民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如果没有村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乡村善治就是一句空话,可见村民的思想、文化、情感在乡村善治中起重要作用。当然,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都离不开村民群众广泛参与、协助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村民在参与“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现村民主人翁精神,助力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善治能力。因此,地方志工作与乡村善治是紧密联系、互为作用、相得益彰。
二、地方志服务乡村善治的途径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地方志在“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中的资源优势,强化党建引领,加大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指导乡村修史编志、村史馆建设、乡村文明传承等项目,彰显地方志在凝聚人心、教育民众、淳化风俗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善治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一)支部共建,注入基层党建新活力
推进乡村善治,首先挺起农村基层党支部“脊梁”。强化村支部的政治引领,让党的乡村治理大计,真正植入基层沃土,把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铺设好乡村善治的基石。而基层党建往往存在组织工作弱化、凝聚力不强、人才匮乏等问题,史志部门可以发挥支部特色党建资源优势,进行支部共建,党建引领推动“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让党建红利使更多的民众记得住乡愁,共同营造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1.汇聚众智,“多手拉一手”互帮互助。签订市、县、村党建“三级联创”协议书,就组织联建、主题党日活动、史志档案整理、“三进三送”活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方志特色记忆”文化产业发展等制定具体实施细节,激发机关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助力基层党组织互帮互促、协作共进。
2.人才支援,补足基层文化建设短板。农村基层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可以从地方志系统中选派党员干部人才支援基层一线,深入基层调研,协助统筹抢救搜集乡土传统文化第一手资料、建立乡村记忆档案库等。通过对村支部的人才支援,着力打造基层党建新亮点,增进基层党员干部了解村史村情等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基层组织文化自信,提升基层“造血”功能,激励提高基层支部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3.“红色党建”,力促党员服务群众零距离。在“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中,追寻红色足迹,抢救口述历史资料,编辑红色故事,培训村民讲好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情怀。培育机关支部建设的红色土壤,创建乡村红色旅游品牌,让“红色党建”红利惠及百姓。可以说,“红色党建”架起党员和群众的红色“连心桥”,能够使大家的心更近、情更深,更加拥护乡村治理的政策制度。
(二)盘活地方志资源,彰显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1.挖掘姓氏文化资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族因血缘关系将若干家庭联结在一起而产生家族社会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乡村家族文化制约乡村社会治理。通过提升家族文化素养,乡村文明治理或许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姓氏族谱是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繁衍及代表人物事迹的连续性信息资料。通过查阅整理族谱中记载代表性人物及事迹为切入点,挖掘第一手姓氏名人古迹资料,再进行科学考辩,去伪存真,形成宣传信息资源,充实完善姓氏祠堂内容,讲好各个姓氏家族故事,传承优秀祠堂文化,帮助寻根谒祖,留住乡愁根脉。吸引村民参与姓氏族谱新一轮整理编修过程中,增进村民对族谱中反映出来的文明之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等的了解,增强乡村记忆文化的自豪感,也激发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家园自治的热情。
江西靖安舒氏七代修志
2.整理村规民约、家训家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当代村规民约是介于乡土法律和道德之间的规范,是对传统的村规民约进行继承与发展,吸取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精华,去其旧封建宗法思想之糟粕,内容涉及村风民俗、社会公德、公共管理等方面规定,反映村民集体意识,凝聚村民共同价值观,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也是实现乡村自治的重要形式。其中,可以将移风易俗、村民民主议事、乡风民俗传承、开设道德讲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写入村规民约,改变陈规陋习,提升村民大局意识、公德意识、理性消费意识、生态环保意识。
同样,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国相依,家风建设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地方志工作者深入挖掘地情资源,征集整理村规民约、家训家风资料,提炼蕴含着廉洁、正义、向善等文明美德内容,汇编成册,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引领村民自治组织合归合法,立身做人,以德为先。筹划“晒家训”建设系列活动,通过倡导议家风、评家训、立村规、订民约等方式,让乡村讲文明、树新风蔚然成风,减少法治约束成本,形成家风带动村风良性发展。
3.传承乡贤文化。“乡贤”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乡贤不同于旧时代的乡绅,乡绅强调的是权势与地位,而乡贤强调的是品德与声望。乡贤一词的“乡”字突出地域性,根植于乡土,有深厚的家乡情感。挖掘征集史志书籍记载着当地古代名贤资料及其文献著作,加以整理汇编、校注研究。考证当地古代名贤有历史价值的遗迹、故居,加以保护传承,培育乡贤文化。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的真、善、美,激励乡贤反哺农村建设,设立乡村振兴扶贫帮困行动资助捐赠基金,倡导乡贤与乡村结对共建,参与乡村现代化治理,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粘合剂”作用,以乡贤的社会力量、创新思想及高尚品德,影响乡村周边群众,转变村民观念。
4.指导编修村志。编修村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是保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村级资料的重要载体,成为乡村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志主要由村委会组织具体编写,史志部门进行业务指导,这种分层合作模式仍保持乡村自治性质。“众手成志”,村志内容记录的对象为村落的人、事、物,是村民所熟悉而有温度的,“人人可以成为书写对象,不再只写政府与名人;人人参与写作,不再只是一部分人参与。”如此,可直接实现村民参与,突破了由史家、学者来书写乡村历史的格局,有利于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培养村民的参与意识、协商意识。其实,村志编修的过程,就是培育村民民主自治意识的有效途径。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村志是当地很好的乡土教材,所记录的是村落原生态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记忆,乡土气息浓厚,文化意蕴悠长,记述亲切翔实,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提供准确的资料信息和有益借鉴。同时深入开展读志用志,让村志“活起来”“立起来”,使村民了解乡村历史根脉、吸取精神养分,服务于乡村现代化农业生产生活。
江西首部中国名村志《东龙村志》
5.筹划村史馆建设。村史馆承载着一个村的历史和文化,是村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史志部门指导筹划村史馆建设,因地制宜,突出不同乡村特色,展示村民自愿捐赠的反映农耕文化及乡村历史变化的老物件、老照片、传统技艺,展示村民提供的村落不同姓氏族谱复印件,展示史志书籍中所记载相关农村农业生产生活的资料信息,展示饱含历史故事的老建筑图片,展示记录乡村创史建业、脱贫攻坚的艰苦奋斗历程,以及展示所拍摄乡村影像志视频等,以实物、图片、视频、技艺、资料等形式唤醒“记住乡愁”。
开展乡土文化书籍进农村、进社区活动,设立史志书籍专柜,丰富村史馆内容,以便村民群众查阅、了解地情资料和革命老区发展历史。同时,以村史馆为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为重要平台,通过实地参观,或者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向人们推介,激发乡贤及村民群众自发回乡建设创业,进行产业支撑,为乡村善治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九江彭泽县莲畈村村史馆
6.宣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乡村特色文化主要有乡村历史文化、乡村生态文化、乡村产业文化等,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村民。立足农村发展实际,深挖史志书籍中所记载的地方特色物产、传统手工作坊及技艺、传统民间习俗展演等资料,重点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村落社区,介绍地方特色美食名产,申报传统技艺传承人,搭建民间习俗展演舞台,建设乡村特色微景观,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等项目建设,突出“一村一品”的特色。通过中国传统节日、乡村文化节或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平台,极力推介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形成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文化品牌力量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善治。
7.协助拍摄乡村影像志。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影像形式再现志书中记载的乡村历史风采,让志书焕发出时代的光彩,让乡村特色文化更直观、更形象、更立体地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使更多的人了解乡村的历史底蕴和发展变化,为乡村的治理、乡村的振兴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结语
“乡村治”方能“天下安”。地方志致力 “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助力乡村善治,服务乡村振兴大局,大有作为。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指出,“乡村振兴,文化为魂。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蕴藏在广袤土地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是可持续地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地方志工作者,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开发好、利用好乡村乡土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助力乡村善治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者系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史志室苏锦生)
(此文原载于《江西地方志》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