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文存
安康地域文化研究丛书②
丁 亥 文 存
安康学院汉水文化研究基地
《安康文化》编辑部 编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丁亥文存》编辑机构
编辑单位
安康学院汉水文化研究基地
《安康文化》编辑部
顾 问:李春平
主 编:张永强
副 主 编:冯丰收 戴承元
监 制:冯佳随
责任编辑:蔡晓林
编 辑:李百富 范 斌 郭华芳
设 计:薛正华
国画作品:李建安 谭宗林 章长青 谢 荧
篆 刻:郑朝阳
目录
携手伊始寄新语(代序一) 杨 涛( 1 )
安康之汉水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代序二) 戴承元( 3 )
第一辑 文化论坛
磅礴大山深处的文学劲旅
———来自陕西安康青年作家群的文学报告
李向红 杨小玲( 3 )
安康文化研究 管见 王炳润(14)
安康当代长篇小说简论 戴承元(17)
绽放当代 感动未来
———我读《安康文化》 司马剑(21)
从吉祥中国说吉祥安康 范 斌(25)
三教相融现象的透析 兴 安 厚 之(28)
紫阳民歌随笔 张宣强(36)
美文出自哲思
———赏读吴建华《石磨上的美文》 马士琦(63)
散文的情感空间 叶松铖(69)
谱牒考议 冯佳随(72)
紫阳民歌:民间艺术殿堂的大雅张教志 刘全军(80)
发展慈善事业 彰显人文关怀 段吾勇(85)
谈谈廉政文化 张 宁(90)
以道贯通的紫阳宗教文化 田先进(97)
一次地方历史文化的负重之旅
———《流年顾影》的心灵超越 李茂询(102)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简评《彩翠成岚》 张会鉴 李厚之(110)
漫话子午道 张铭轩(112)
历史的复活及昭示
———黄开林《流年顾影》读后 曾德强(120)
《安康文化》刊首三语 张永强(125)
第二辑 “三沈”研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为第二届“三沈”研讨会致贺诗
许嘉璐(131)
“三沈”,中国知识分子永恒的人格精神魅力之代表
———在“纪念沈兼士先生诞辰120周年暨第二届‘三沈’
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赵为民(132)
“三沈”,故宫博物院的骄傲
———在“纪念沈兼士先生诞辰120周年暨第二届‘三沈’
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段 勇(136)
永远的怀念
———在“纪念沈兼士先生诞辰120周年暨第二届‘三沈’
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沈 兑(138)
论沈兼士的文字起源说对中国文字学的贡献 张德新(140)
试论沈尹默《秋明词》中生命意识的蕴含 戴承元 杨明贵(151)
自写情怀自较量 不因酬答损篇章
———论沈尹默的《秋明集》 周龙田(163)
沈尹默诗歌中的神韵:新诗发展中一条被忽视的线索 朱 云(179)
浅析沈尹默白话新诗中的悲感意识 杨明贵(188)
沈尹默新诗融古发新探源 陈远洋(198)
浅析沈兼士的方言研究理论 周海霞(207)
第三辑 文化人物
祭“三沈”文 戴承元(217)
沈兼士,不能忘却的百年国士 王 涛(218)
深切怀念崔八娃先生 李焕龙(225)
大事大情蕴大理 思想常迸新火花
———著名作家梁衡访谈屈善施 梁真鹏(228)
闯荡与回归中的文学华章
———著名作家李春平访谈录 李向红 杨小玲(233)
超越生命的性灵抒怀 蔡晓林(239)
茶学高士 儒雅丁文 吴小兵(246)
执著的“业余翻译” 卜涉方(251)
大笔如椽真妙手
———与刘寅初先生交往二三事 卢云龙(254)
追摹古人得真趣 悟出天机乃道生
———谈刘寅初先生的诗词人生 张 枫(260)
安康籍摄影家赵承安与喀纳斯的情缘 王晓群(267)
汉江才俊 天山人杰
———摄影大师赵承安逝世周年祭 赵承钜(272)
黄开林,岚皋的另一座山 杜文娟(275)
健康地写作 诗意地栖息 梁真鹏(278)
写在前面的话
———谭宗林画集序言 贾平凹(281)
高建群散论谭宗林的山水画 高建群(282)
文化之桥李厚之 张会鉴(284)
山到成名果然高 汉上二叟(287)
第四辑 地域文考
古史传说人物容成氏考
———兼述容成氏与陕西安康的关系 杨东晨(291)
从紫阳民歌看紫阳民俗
———民歌中的紫阳社会民俗之精神民俗 余海章 戴承元(299)
沈尹默钟情紫阳茶戴承元 李春平(312)
紫阳真人与《悟真篇》 张会鉴 李厚之(314)
汉水流域客籍家族族谱述略 陈良学(321)
安康旧城门探幽 石 麟(342)
宁陕城隍庙庙堂文化及民俗活动剖析 张铭轩(354)
安康城中的会馆 周邦基(360)
第五辑 官话方言
拓宽研究视野 提高学术水平
———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 王兴林(385)
安康定会成为方言研究的理想之地
———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 崔光华(387)
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总结 胡安顺(389)
陕西安康方言的混合特征 周 政(392)
紫阳民歌中的方言字音余海章 戴承元(404)
安康城区方言新、老派之间的词汇差异 赵 桃(414)
安康城区方言的重叠式 杨 静(426)
陕西石泉方言中的偏正式短语词 史 丰(441)
牛蹄赣语方言中的ABB式状貌词初探 杨运庚(450)
安康市镇坪县方言地名的语言文化信息 李 霞(462)
第六辑 旅游文化
安康旅游产业如何彰显安康文化张会鉴 李厚之(477)
山水有形 文化是魂
———漫谈用文化提升安康旅游 滕荆康(486)
谈谈蚕桑丝绸文化对推动安康乡村旅游之作用 查 芳(491)
安康旅游形象研究 崔晓明(497)
用文化心态建设和感受“农家乐” 巫其祥(506)
燕子洞 黄平安(511)
“国心辩”专辑
之一:提高品位 确立品牌 吴强民(518)
之二:“自然国心”鸡心岭的文化内涵
———兼与吴强民先生商榷 赵临龙(521)
之三:鸡心岭“自然国心”说质疑
———兼与赵临龙先生商榷 赖祯武(524)
之四:做好生态旅游发展的大文章
———兼谈自然“国心”鸡心岭旅游品牌 赵临龙(526)
第七辑 文化景观
《李春平研究论丛》序一 格 非(531)
《李春平研究论丛》序二 葛红兵(533)
《李春平研究论丛》后记 戴承元(537)
编辑与时创新 剪裁匠心独具
———谈《李春平研究论丛》一书编辑技术 蔡晓林(540)
区域性 现代性 学术性
———从《丙戌文存》看安康地域文化研究 孙 鸿(545)
长安画派与紫阳 程楚安(552)
安康画家挺进长安画坛 范 超(554)
文明上海孙传志(557)
《安康佛教文化》跋 王全心(560)
《安康佛教文化》后记 张会鉴 李厚之(564)
《流年顾影》序 李春平(566)
《流年顾影》后记 黄开林(568)
感动于《安康文化》 胡纪美(572)
月是故乡的明
———《中国有个紫阳县》序 樊光春(574)
激情四季 李百富(578)
相伴一生的朋友 刘汉英译(581)
第八辑 校园文选
用自信铺就成功之路 张勇传(587)
简述美国教育的特点 巨拴科(594)
砚边随想录 邢中桂(600)
载着梦去飞翔
———安康学院3-402宿舍女生升本成功诀窍 林 龙(603)
唱给母校的毕业歌 卓 超(605)
赵树理,人民不会忘记你
———写在赵树理百年诞辰之际 姚维荣(608)
关于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思考 章长青(612)
归去来兮觅家园
———读余光中的《登长城》 况汉英(614)
大型情景歌舞《长恨歌》的一点思考 赵临龙(616)
联语人生三十载 余海章(619)
关于教师 杨明贵(623)
学会站起来 何冬婷(625)
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罗 宁(627)
访学归来话感想 何家理(629)
网络道德建设与网络语言 冯丰收(632)
笑看 青春妙曼的舞姿
———《飞翔的梦》序 李春平(640)
安康市首届大学生文学创作大赛
一等奖作品
湖(小说) 牟 婷(644)
天路(散文) 钟 娟(648)
飞翔(诗) 肖红艳(650)
第九辑 地域风情
口占两绝
———安康讲学即兴赋 陶文鹏(655)
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 高建群(656)
醉卧在民歌的长青树下 张宣强(659)
怀恋小城 刘星伟(668)
童年三题 彭东雁(670)
父亲 胡世华(674)
外婆是个菩萨 叶松铖(677)
怀念虎 胡纪美(680)
我的婆子妈 陈 群(684)
紫阳新民歌(二首) 李春芳(688)
汉江之水美安康 崔光华/词曲(690)
汉江在我心中流淌 蔡代平/词 张步新/曲(691)
第十辑 文苑纪事
安康“魅力展示”公共用语《吉祥安康》推出(695)
“吉祥安康”春节文艺晚会(695)
元宵焰火晚会(696)
汉阴第二届油菜花节(696)
紫阳第六届富硒茶文化节(697)
首届陕南民歌大赛(697)
平利第二届“茶之旅”文化节(700)
第八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700)
黄开林《流年顾影》出版(701)
“歌唱美丽安康”全市文艺调演(701)
全省廉政文化观摩会(702)
“三沈”学术研讨会(703)
汉调二黄邀请赛(704)
安康日报社北迁庆典仪式(704)
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705)
李春平长篇新作《领导生活》出版(706)
《安康宗教文化研究》出版(706)
陈少默纪念馆落成典礼(707)
安康学院校训、校徽评选结果(708)
第十一辑 文化大事记
安康文化大事记(711)
跋 冯丰收(721)
后记 张永强(723)
阅读正文请点击下方“下载附件”。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下载附件: 丁亥文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