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贫困家庭孩子共享有质量的教育——安康市实施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对居住在校外的贫困学生,他们吃饭有老师陪同,上晚自习有专职教师辅导,往返还有学校派车接送。”10月27日,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东校区副校长惠全军向记者介绍,学校由原先的7所初中撤并整合而成,涉及4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为确保这些贫困孩子都能上学,学校除了让孩子们吃上免费营养餐外,还落实了交通保障措施,确保学校整合后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安康市聚焦精准扶贫,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先后开展了“控辍保学”、技能培训等措施,有力加快了全县精准脱贫步伐。
“控辍保学”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个都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这是汉阴县为“控辍保学”工作定下的“规矩”。
“谢谢你们,遇到你们真是太幸运了,明天我就让周桐到学校去,家里再困难,也一定让他把书读下去!”9月初,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六小学二年级学生周桐的奶奶赶到学校,含着眼泪对学校老师储波说。
今年秋季开学后,周桐连续两天没有到校,电话也联系不上,储波便和同事赶往周桐家了解情况。原来,周桐家庭十分贫困,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常年在外,妈妈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一直隔离在外治疗。了解到周桐的家境后,储波当场决定,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周桐辅导作业,并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能及时返校就读。
今年以来,汉阴县广大干部及老师纷纷进村入户,宣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定期开展“控辍保学”专项检查。通过公安户籍、计生防疫等信息系统,逐户逐人核准信息,并在全县建立了3岁至18岁适龄人口信息台账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入学信息台账。
与此同时,安康市各县(区)逐镇、逐村、逐户、逐人开展义务教育保障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8.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全部入学接受教育,无一人辍学。该市还全面落实学前一年到高等教育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目前全市已累计资助学生10.84万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02亿元。
技能培训 让贫困户脱贫有“术”
“今年5月我在职教中心参加了家政服务员培训,学习了家政服务和月嫂育婴技术,现在每月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我觉得我活出了自己的价值。”10月27日,参加汉阴县组织的第二期家政服务员培训的学员王小群,把她的感受发在了微信朋友圈后,朋友们纷纷点赞。
据了解,去年以来,汉阴县职教中心不仅将贫困群众“引进门”,还积极为他们就业牵线搭桥。截至目前,汉阴县已有9200余名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到各类产业上,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2017年,安康市教育局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综合功能,做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安康市充分发挥县(区)职教中心培训主阵地作用,目前已开展培训1750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8.5万人次。“紫阳修脚”“汉阴厨师”“旬阳建工”等技能品牌,让数万名贫困群众通过技能培训走出大山,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方”的目标。
关爱弱势学生 彰显民生情怀
“我校针对残障儿童实行个性化教学,对部分重度残障儿童进行送教上门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残障孩子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方面全方位的关心孩子。全校20多位老师还利用寒暑假参与送教上门服务和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安康市阳光学校党支部书记屈先花说。
在汉阴县阳光学校,10名老师对不能到校就读的52名残疾学生开展了每月两次送教上门服务,学校分片区对全县不能到校的残疾学生教育做到了全覆盖。
为了关爱弱势学生,兜住教育底线,安康市对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实施分类安置入学,2018年秋季学期,全市有1824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学或随班就读,386人接受送教上门服务,保障了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安康市大力开展教育扶贫,落实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全程扶持政策。”安康市教育局局长邹成燕说,“目前,安康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均建立了精准资助档案和资助台账,通过统筹各类教育资助资源,采取‘普惠共享’+‘贫困资助’扶贫助学模式,逐一落实教育资助政策,教育精准扶贫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