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国地情报告(2018)》编写工作的函
关于开展《中国地情报告(2018)》编写工作的函
中指办函〔2018〕7号
各有关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首届中国地情论坛暨《中国地情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已于2017年12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圆满召开。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地情报告》编纂工作,圆满完成《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64号)提出的“做好《中国地情报告》编纂工作”的任务和要求,系统梳理各地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客观评估各地地情,为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分析形势、制定政策、科学决策服务,积极参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突显地方志的资政功能,提升地方志工作影响力,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开展《中国地情报告(2018)》编写工作。经研究,拟邀请贵单位相关同志参加此项工作(《〈中国地情报告(2018)〉编写方案》见附件),请予支持。具体事项如下:
一、各参编单位或撰稿人请于2018年3月15日之前将拟撰写稿件的题目以电子版方式发送至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处。题目要对2017年度或十八大以来本地在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工作中最具亮点、最有特色的工作,进行综合概括提炼。
二、3月30日之前收到我办《中国地情报告(2018)》入选通知的撰稿人开始撰写稿件,请于5月30日之前以电子版方式发送至规划处。
联系人:梅家龙 刘淑颖
联系电话:010—65275972(兼传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东里9号国家方志馆3023室
电子邮箱:diqingbaogao@163.com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2月22日
附件:
《中国地情报告(2018)》编写方案
为做好《中国地情报告(2018)》编写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地方志为依托,紧扣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地方志地情资料丰富、根基厚实的优势,立足前沿,以地情信息情况分析和预测为重点,以区域发展报告为亮点,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资政信息、智力支持。
二、总体设计
结合《中国地情报告(2017)》编纂经验,2018卷拟以2017年全国各地地情信息为分析研究主体,在栏目设计上保持主体栏目的延续性及稳定性,在篇目设计上依旧围绕年度发展亮点展开,不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面面俱到,要突出典型性和代表性。
序言
Ⅰ 总报告总报告继续围绕2017年年度一个或两个发展主题(如“美丽中国”“美好生活”),进行系统总结,突出年度发展特点和亮点,认真查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约40000字。
Ⅱ 评估报告继续完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发展指标,围绕6批252个历史文化名镇2017年度保护性发展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约2万字。
Ⅲ 专题报告共20篇,在省、市、县三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内广泛征题,从中选择25个有代表性的题目。主要围绕一定区域内发展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如自贸区专题、美丽乡村专题、创新发展专题(含文化创新)、精准扶贫专题,从亮点工作的背景、亮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年度发展特点,认真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突出研究性和样本意义。每篇报告约1~1.5万字。
参考文献
编后记
三、预计总字数
全书约26~36万字,其中总报告4万字、评估报告2万字、专题报告20~30万字。
四、编纂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中国地情报告(2018)》各篇目既要立足本地特色,又要站在全国角度研究问题,力争报告视角、思路或方法有所创新。各篇目要从解决问题出发,在背景介绍中要突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分析、评价要采用2017年度数据及资料,注意数据资料来源的可靠性、数据的真实性;提出问题要注意客观、有针对性;提出对策要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体例要求
为体现学术规范,本书所有篇目均设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本书所参考的重要资料,一律采用页下注方式,一一注明出处。注释格式如下:
1.引用文献为专著的,其著录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版本)、页码。
2.引用文献为学术论文的,中文篇名标明刊载该文的期刊名称、刊期、页码。
3.引用文件资料的,应注明发文单位、发文年度、文号、文件标题。
4.引用报纸,著录格式为原载时间、报名、版次。
五、编写机构
成立《中国地情报告(2018)》编纂委员会,作为编写工作的领导机构,主任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担任,副主任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单位,委员由各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组成。
设立学术委员会,由具有相关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学者担任。
设主编、副主编,对编写业务进行把关指导。
六、任务分工
总报告由专家组成的编写组共同撰写;评估报告由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共同撰写;专题报告各篇报告由相应区域的专家撰写。
七、时间安排
(一)2018年2月,讨论确定总体框架,总报告、分报告篇章结构和内容安排;确定撰稿人员,分配任务。
(二)2018年3—6月,撰写、修改稿件,陆续进行初审、复审。
(三)2018年7月,全书统稿,修改定稿。
(四)2018年8月,送交方志出版社出版。
(五)2018年9月,适时举办出版座谈会。
八、保障机制
(一)沟通机制
定期召开撰稿人通气会,全程掌握撰稿人进度,确保按时间要求推进。
(二)评审机制
编辑部组织力量进行初审,专家委员会进行复审,审定后报送出版。
(三)经费保障
项目经费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筹措。稿费按照国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规定从优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