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学指导修志——评陈有清《方志美学散论》
当前十万修志大军正在意气风发而又紧锣密鼓地从事着修志工作,精品良志不断出现,这是中华文化建设中的可喜现象。如何使更多的地方志书更好地发挥正能量,更具有阅读性(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欣赏性),而不致于成为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死板的材料,这需要解决好一系列问题。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提高地方志的美学质量,使它真正能够发挥“资政”“育人”作用,使我们这一轮修志不是走过场,不是形而上学地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使其切实成为中华文明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陈有清先生《方志美学散论》(下称“散论”)正是抓住了这一节点,写出了“人人意中有,个个笔下无” 的方志美学问题。美是什么?美与方志有什么关系?如何使地方志纂修得既善又美?这对于目前省、市、县(市)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方志纂修工作正是夏雨春风,来得正好!
“散论”首先向我们指出:美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也不管你是否意识到,美总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何种社会人群,也无论男女老幼,对于美总在“不懈的追求。”方志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作为兴革治理的参考文献,作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作为推动和发扬社会正气的重要工具,自然与美有着不解之缘。
体现在方志中的美,不是虚幻的、抽象的,从人员的组织、体例的制订、材料的取舍及至词语的推敲、图表的选配,无一不深蕴玄理,各有青山。著者列举古今中外大量事实,分析它们优劣高下,使读者心领神会,悟出奧妙,从而提升自身的美学修养,提高自己的纂修能力。
这种能力应在方法上得到体现,“如何使地方志纂修得既善又美?”《散论》提出并论述了方志美学的实际操作问题。著者尽三十多年“踩泥淖身体力行,厘文牍卷帘而悟”,结合怎样修综合志、怎样修专业志、怎样修家谱、怎样修家庭志等问题发表了独到的意见,切实可行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是要求真。方志之美,首先在于“真”。“真,是美学的精髓,方志又是‘一方之信史’,二者正巧是高度的统一”。《散论》指出:修志之美首在求真,唯真才可算“信史”。怎样才能“真”呢?“笔者认为一要坚持两点论,好与坏,成与败,正确与失误,都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用一句网络语言,‘有阴影的地方必然有阳光’,反过来说‘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 ’,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颠覆不破的真理。”同时,著者又不无忧心地提醒我们:“说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当前二轮修志,‘真’是一大难点”,并以谆谆善诱之心,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劝导,冀望我们的为人、我们的志书充溢着一种最珍贵的元素——真善美!
二是要承认方志中的山水自然和某些人、事有“共同美”。大半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毛泽东主席也承认和肯定“共同美”的存在,他说过:“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山水自然的“共同美”,比较容易理解和肯定,但对于某些社会美也存在“共同美”,有些修志工作者却接受不了。其实,“创造美的社会实践,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独有的”;“处于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也曾经创造过美,或者没落阶级的某些人们,也可能在客观上对美的创造起过某种积极作用。”因此,各个地方社会美中的“共同美”,“该收则收,该录则录”,不要以一己的政治偏见而剑指关山。
三是要有“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修志更需饱蘸感情。方志学的创始人之一章学诚早就在《史德》一文中说过:“气昌而情举”,才是“天下之至文”。写新四军东进,“2000余人沿着串场河浩浩荡荡奔赴掘港”;写一个新港口的通航,“万吨巨轮高鸣气笛驶进洋口港”;这里的“浩浩荡荡”,“万吨巨轮高鸣气笛”,修纂者的澎湃情感溢于纸上,方志美的色彩也就浓烈了。
四要有“个性”。方志之美,还在于有个性。如果各地的志书纲目与风格都大同小异,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对于采集的资料,怎么样选材,取材,怎么剪辑、拼装,用什么方式与角度来表述”,都应有独特个性,“需我们从美学的审美高度多加考虑。”有个性的地方志才是美的地方志。如果我们的志书都是一个模式,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既不能反映各自固有特征,又叫人读起来味同嚼蜡,何美之有?
五要有语言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要求,志书的语言风格“严谨朴实,简洁流畅”,成为“美力”四射的精品力作,是有道理的。《史记》之所以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就因为它文辞上的造诣使其成为“无韵之《离骚》”。方志的语言美,岂可忽乎哉!《散论》以《史记》对轩辕皇帝的传写连用五个排句高度赞赏,称其“音节短促,铿锵有力,韵意浓郁,耐人寻味。”此外,还介绍了湖北《竹溪县志》对极光的描写、《元和郡县图志》对大别山位置的概括、《沔阳州志》对地理经济的概述、《扬州府志》对历史文化与市郊风光的描摹……这些名垂千古的“雅驯”之作,对今人都不无有益的启示。
六要“活”,以动为美。编修方志,怎样使那些呆板的、汗牛充栋的资料变活呢?陈有清认为,高明的方志编修者不是杂乱地罗列这些资料,也不是孤立地堆砌这些资料,而是首先探索出一条贯穿资料的红线。“这条红线就是我们志书从上限到下限间的发展史,按照它们各个时期的存在状况组合成一定的发展轨道,一环一环自然而然地展示出各项事物发展的趋势,展示出它们从少到多,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变化。这就增加了人们的动态感。”“志”反映问题是平面的、静态的;“史”反映问题是立体的、动态的;“志”与“史”的有机结合,将一定历史阶段的事件,经过溶化打浆,绞成一条发展的红线,这是把方志写“活”、闪烁着美的生命的关键。
七是既要内容美,又要形式美,方志的内容美是主要的,但是形式美也很重要。文字风格的基本统一;封面的设计与装帧;版面的错落有致,讲究黄金分割,都是形式美的重要方面。内容美和形式美统一,地方志的审美价值就更高了。
根据对方志美的上述七方面的要求,《散论》中不仅对方志的纂修方法作了生动详尽的论述,同时对修好诸多不同种类志书,也作了具体的指点。《方志美学散论》实际上成了一部如何纂修好方志,如何提高方志美学价值的教材;也是对即将大规模兴起纂修专业志、家谱、家庭志的动员令。如果我国的方志纂修者都有意识地“用美学指导修志”,那么我国省、市、县(市)的方志的学术质量和美学价值一定会较快地提高,方志的“资政育人”作用也将能更大地发挥了!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美既客观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但又不能离开人的感觉而孤立存在。“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具体到纂修地方志,一方面,各省、市、县(市)的美,客观存在于各个地方;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纂修方志的人员缺乏对美的感觉,他还是感知不到各个地方的美,更不要说在方志中表现和呈现各个地方的美了。“散论”中说得好:“由此看来,提高方志编修者的美学水平已成当务之急。”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根本的问题:提高方志纂修美学水平,关键在于提高修志队伍的美学修养,要求我们虚怀若谷,与时俱进,不断充值,使我们的修志大军精神振奋,文武兼备,充满梦想,充满阳光。无论是当年的“琐谈”还是现在的“散论”,都不过是著者的自谦之词,陈有清先生凭借着娴熟的驾驭能力,以美为精髓贯穿全书,用“形散而神不散”的格调,谋篇布局,统筹大观。全书共分八个篇章,33个小节,25万多字,从修志方法刍议、口述地方志的兴起、专业志修纂概况、怎样编修家谱、怎样修家庭志及飞鸿酬唱等,每个章节既独自成篇,又浑然形成一体,既无“琐碎”之感,又无“散沙”之嫌。尤值一提的是,“飞鸿”中人物的描写,有的扣住一个“苦”字,有的扣住一个“乐”字,有的扣住一个“顶”字,有的扣住一个“悲”字,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这对于提高方志编纂美学价值,特别是对人物志的撰写,有着更深层的启迪作用。
“散论” 是一本论述性很强的长篇大作,但读起来并不抽象枯燥,著者陈有清先生将创作过多部中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与古体诗词的功力“散发于他的作品之中”,正如序者所言:“那生动的文笔,那谐趣横生的话语,一个个新颖的知识点……读着如夏夜闲坐,于习习凉风之中数着天上的星星,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因此,我建议:一切关心方志、纂修方志的读者、专家,都来认真读一读《方志美学散论》,以此作推动力,将我国地方志的编修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