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 志鉴园地 > 方志论坛 > 正文内容

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江苏地方志》 邬才生    发布时间:2017-06-27 00:00    

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在地方志二轮修志完成后所面临的现实课题。首轮修志完成后,中指组曾提出“机构不撤、队伍不散”的要求,不少地方都按要求做到了机构和队伍的稳定,把编纂地方志年鉴纳入工作职能,并积极为二轮修志作准备,这对地方志事业发展特别是二轮修志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也有不少地方把编修地方志作为临时性任务,编委会成临时机构,编纂人员也是临时组合,志书出版任务完成,机构没了人员散了;也有些地方虽然保留了机构和人员,但主体工作脱节,工作创新不力,对地方志事业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应该说,目前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比以前更好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度重视修史修志”的讲话,李克强总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批示,体现了中央领导对地方志事业的高度重视。刘延东副总理提出的“八个到位”,是新时期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外在环境转化为内在动力,地方志工作部门在二轮修志任务完成后有新的更大作为,这是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依据苏州方志文化建设的实践,从地方志工作部门这个维度,就推进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作了些探讨和思考。

一、抓主业、补短板,全面落实“依法治志”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志”原则,为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法治化方向,也为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全面落实 “依法治志”,是地方志工作部门推动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依法治志”首先要强化地方志事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地方志工作部门和地方志工作者要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可以为的法治要求,既要坚持依法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律法规办事,又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其次要以《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实施办法为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是国务院制定并颁发的政府法规,是全国各级政府和地 方志工作部门的行为规范。依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地方实际,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如江苏省实施《条例》办法和苏州市实施《条例》办法,这些地方法规同《条例》一起构成了地方志工作的法的依据。再次要以《条例》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实施办法为基本遵循,把全面“依法治志”落到实处,当前重点就是要使“八个到位”真正落实到位。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地方志的主业和工作中的短板,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明确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真正实现地方志事业在法治化轨道上可 持续发展。

一是抓主业,依法持续推进地方志书编修。修志编鉴是地方志工作的主业和中心任务。地方志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志工作部门就一定要“手中有志”。苏州市地方志工作部门在二轮修志任务完成以后,一方面加强的基层单位修志业务指导,重点加强全市乡镇志、部门志、村(社区)志的编纂业务指导。按照苏州市实施《条例》办法的要求,把编纂乡镇志纳入地方志编纂任务,积极鼓励支持部门志、村(社区)志的编纂,市、县(市)和区两级地方志工作部门积极为基层修志开展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特别在中国名镇志编纂中,在编纂纲目设计、志稿质量评审等方面悉心指导,严格把关。另一方面,把编纂专业特色志作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持续推进。在二轮修志过程中,苏州市地方志工作部门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而在综合志书中难以深入 展开的内容,编纂专业特色志,先后出版了《苏州山水志》《苏州老街志》《苏州老桥志》等专业特色志,成为苏州市地方综合志书的重要补充,形成了 “综合志书+专业志书”的地方志书编纂特色。二轮修志任务完成以后,继续集全市地方志编纂力量,已先后完成了《苏州丝绸志》《苏州佛教寺院志》等专业特色志编纂,《苏州工艺志》等新的一批专业特色志列入编纂计划,进一步丰富苏州的专业特色志系列,进一步打造苏州地方志编纂的特色品牌。

二是补短板,依法健全工作机构和完善工作职能。按照《条例》和省、市实施《条例》办法的要求,对照“八个到位”,认真分析地方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补短”措施,这是推动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利实现地方志事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任务。结合苏州地方志工作的实际情况,地方志工作部门着力重 点解决两个“短板”问题。一个是解决地方志机构及 人员到位问题。市志办积极会同市编办,解决了部分行政区地方志工作机构问题,实现了全市市(县)、区地方志办公室全部挂牌,同时增加了人员编制。另一个解决的重点是地方志办公室年鉴编纂的职能到位问题。《苏州年鉴》由于历史原因,过去一直由苏州市档案局编纂,市地方志办公室则是参与其中,法定工作职能没有完全到位置。另外,部分行政区因为区划变动、地方志工作机构没有及时到位等原因,年鉴编纂没有得到落实。针对这一“短板”,苏州市按照 “依法治志”要求,地方志工作机构编纂地方综合年鉴工作职能得到落实,《苏州年鉴》由市地方志办公室与市档案局联合编纂。与此同时,各市(县)、区的年鉴编纂实现了全覆盖。

二、重挖掘、成系列,开发利用方志资源

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地方志工作的纵向延续上,而且体现在横向拓展上。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是《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的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志事业横向拓展的重要任务。《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对开 发利用方志资源纳入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推进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地方志工作部门推动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让方志走近社会,是开发利用方志资源面临的紧要任务。存史、育人、资政,是地方志的基本功能,也是地方志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现。从过去到现在,地方志不仅记载了古代历史、近代历史,也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记录了中华民族百折不饶的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李克强总理指出:“地方志是传 承中华文明、挖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但我们感到,地方志书必须要有自己的读者,地方志的功能和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目前,许多新旧志书,要么作为历史文物封存起来,要么放在图书馆、档案馆少有人问津,即使是新编的地方志书, 社会发行面也不大,一些大部头志书,由于体量大、价格高等种种原因,难以进入图书市场,不少志书只能长期存放在仓库里。如何让方志走近社会,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地方志中“深藏”的地方历史和历史智慧,除了要积极推动地方志书进机关、学校、企业、军营、社区和商会的“六进工程”, 争取更多的志书读者,更重要的在充分挖掘方志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系列通俗成果,让更多读者喜欢读志书,并从地方志书中得到真正的智慧和文化营 养。

应该看到,开放利用方志资源,对地方志工作部门来说是大有可为。苏州市地方志系统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旧志资源和新方志编纂中积累的地方志资料,围绕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方志资源的深入挖掘,形成了三个系列的通俗读物。一是形成了苏州历史文化和历史地情读物系列,组织专家编纂出版了《苏州历史文化丛书》和《苏州老照片》系列,近年来先后出版《苏州士绅》《苏州街巷文化》《苏州往昔》《百年旧影》《日军入侵苏州图证》等。二是形成了苏州历史地情和新地情读物系列,每年编纂出版《苏州史志资料选辑》(已编辑出版41辑)和《苏州纪事》(已出版4本)。《苏州史志资料选辑》侧重于地方历史资源的挖掘整理,《苏州纪事》侧重于苏州新地情的汇集整理。为推动干部教育和学生教育开展地情教育,现已着手编辑供干部、学生学习的苏州地情读本《简志苏州》。三是形成了旧志整理系列成果。开展旧志整理,是开发利用方志资源的一项基础工程。苏州是方志之乡,有各类旧志300多部,苏州地方志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旧志整理工作, 通过旧志影印和点校整理两种方式,近年来先后整理 出版了明洪武《苏州府志》《吴中小志》《吴中小志续编》和嘉靖《昆山县志》、弘治《太仓州志》、至正重修《琴川志》等10余部旧志。太仓市地方志办公室把编辑出版旧志集成纳入了太仓市重点文化建设工 程,通过政府立项获得专项资金支持,7部留存至今的太仓州志已全部影印出版,并已启动历代乡镇旧志影印出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宣传弘扬方志文化,推动方志文化研究是地方志工作部门的应尽职责,也是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地方志的社会认知度还不高,这不仅是因为地方志工作本身还比较“冷”,相当多的人对地方志还不甚了解,也与地方志系统对地方志的宣 传不够、研究不够也有重要关系。加强对方志文化的宣传、研究,应成为地方志工作创新的着力点。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需要从建设方志文化载体和载体入手扎实推进。

一是着力推进方志馆建设,进一步完善方志馆功能。方志馆是方志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具有地方志书和地情资料的收藏功能,具有地方志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展示功能,而且也要成为地方志和地方志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志馆建设不仅要重视其硬件建设,而且也要重视其软件建设,更好地方便读者查阅。苏州方志馆是全省乃至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建馆时间比较早方志馆,虽在志书馆藏特别是旧志馆藏上形成了一定优势和特色,但因馆有面积小等制约,其展示功能还没有很好开发,研究中心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加强苏州方志馆软硬件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完善方志馆功能,成为了苏州方志文化载体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苏州方志馆的馆藏编目的电子化项目已完成,实现了馆藏书目电子检索,市方志馆新馆建设已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市(县)区方志(展示)馆建设加快推进。

二是着力推进方志网建设,构建地方志网络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宣传展示方志文化,做好“互联网+地方志”这篇大文章,是方志文化载体建设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苏州地方志网站建的也比较 早,通过网站不仅及时发布了地方志工作动态,而且及时展示了地方志工作的新成果,对近亿字的苏州旧志新志和地情读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在网上推送,使苏州地方志网具有了“网上方志馆”功能。近年来, 随着微博和微信的流行,苏州市志办及时推出了“苏州方志”微博和“苏州地情”微信公众号,成为了宣传苏州方志文化重要手段和传播平台,吸引了众多的 社会读者。苏州市吴江区、张家港市地方志办公室利用网络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数字地情”,形成了宣传方志文化的特色品牌。下一步将在全市地方志网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形成宣传合力,促进苏州方志文化宣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着力推进方志学会建设,提升方志文化研究水平。地方志学会是地方志工作者的学术组织,是开展方志文化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地方志学会建设,对于提升方志文化研究的组织程度、扩大学术交流、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形成学术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于2008年的苏州市方志学会,不仅重视组织建设,而且重视机制建设,通过每年制定课题指南,明确研究重点;通过每年组织论文评奖,激励学术研究;通过每年组织召开学术大会,交流分享研究成果;通过每年课题立项,资助重点课题研究;通过建立专家库和志愿者队伍,吸纳更多方志文化研究和传播人才;通过开展书法、摄影、美文等专题活动, 丰富学会文化活动。苏州市地方志学会的工作,得到社会肯定,已被民政局和市社科联授予3A级社团。下 一步将以提升研究水平为着力点,力争在会员建设、 修志编鉴研究、资政课题研究、历史地情研究等方面有新突破,积极争创4A级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