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 > 志鉴园地 > 方志论坛 > 正文内容

习近平:“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

作者:“学习小组” 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9-14 11:35    来源:“学习小组” 微信公众号

1985年的一天,厦门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洪卜仁接到通知,新来的副市长想了解当地历史沿革和民俗风情,打算借几本厦门地方史志看看。在洪卜仁印象中,很少有领导主动要看地方志。

当时,以前编纂的各版本厦门市志,要么尚未出版,要么还没整理好,只有一本清代道光年间的旧志。考虑到还需要补充些新一点的资料,洪卜仁把自己平时讲课用的《厦门地方史讲稿》一并借了出去。

习近平从洪卜仁处借阅过的《厦门志》。(图源:《习近平在厦门》)

这位“新来的副市长”,就是赴任厦门不久的习近平。更让洪卜仁没想到的是,习近平不仅对地方志感兴趣,还主动约他讲讲厦门的历史。

一天晚饭后,洪卜仁骑着自行车,如约来到习近平的宿舍。虽是首次见面,但两个人聊得很投机,边喝茶边探讨,从唐代开发厦门的“南陈北薛”到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的发展建设,一直谈到夜里11点多。从始至终,习近平都称呼洪卜仁为“洪老师”,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告别时还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洪卜仁很感动。

“这个新领导很不简单。”洪卜仁告诉朋友,“他对厦门的历史这么重视,说明他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人,也一定会很关注厦门的发展。”

后来,习近平牵头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里面吸收借鉴了许多地方志里的内容,是全国经济特区中最早的一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果封面。(图源:《习近平在厦门》)

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每到一处调研,都会找来地方志细读。他说,调查研究就是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掌握一个地方的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有人感叹:“像他这样对地方志、对历史重视的领导真是不多见。”

二十世纪80年代,河北正定县委决定编写一本《正定古今》,相关工作人员到处找也没找到什么资料,于是向县委书记习近平求助:“这书我可怎么编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习近平却胸有成竹:“我手头有一整套《真定府志》,还有一套《正定县志》,对正定的历史,都有详细记载。”

这几本古籍,是习近平自己搜集到的复印本,非常难得。在正定人眼里,熟读县志史料、走街串巷勘察古迹的习近平,是真正的“正定通”。好友贾大山说:“他来的时间不长,对正定的历史和人文掌故等就能参与深入交流,他的阅读量和他吸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当地的一些老‘秀才’、老‘笔杆子’都很吃惊。”

1987年5月,习近平为《正定古今》一书作序。(图源:《习近平在正定》)

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后,习近平有一次去霞浦县调研,除了《霞浦县志》,他提出还要看福宁府的府志。历史上,福建有上下四府,宁德就叫福宁府。随行的地委副书记问:“书记啊,咱们一天到晚跑来跑去这么辛苦,你还要熬夜看书,能吃得消吗?”

习近平说:“我们这样看情况、听汇报是不够的,还要看历史。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府志则更为全面,里面既写正面人物,也写反面人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

这次调研中,习近平就讲起了在《福宁府志》上看到的内容,说霞浦有一片官井洋,“因洋中有淡泉涌出而得名”,盛产大黄鱼,老百姓也称“官井洋半年粮”。他指出:“这是我们闽东很重要的一个资源,既要把它保护好,也要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让老百姓都富起来。”

1989年8月,习近平出席宁德全区地方志工作会议。(图源:《习近平在宁德》)

习近平手边常常不离“志”。在浙江,他用一个多月时间赴各地考察,白天走访调研,晚上查阅市志、县志;履新上海不久,就让市委办公厅找相关部门给他提供一套上海地方志。曾与习近平共事的人都有一个感受:开会时,一般领导谈的多是土地、GDP等,但习近平会先从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讲起,娓娓道来,然后在此基础上说产业、聊发展,对症下药。

“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习近平说,“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

这10年,习近平在地方考察时常去村史馆、村志馆走走看看。2018年6月,他来到山东青岛上流佳苑社区,察看村史馆内旧村老屋复原场景;2017年12月,在江苏徐州马庄村,他去村史馆看图片、看资料、看实物;2015年2月,回到曾度过7年知青岁月的陕北梁家河,他的考察路线中也有村史展馆。

习近平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人,他不仅爱读志、善用志,还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在他看来,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我们做一个明白人”。

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读史,不仅是了解一地的历史沿革,更是要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智慧。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说。

历史感同样凝结在一个个老物件中。它印制在泛黄的旧报纸上,记录于密密的工作日志,藏进绣着“娘的心”的针线包里;它是扛在肩上的老农具,是亲手栽下的香樟树,是公私分明的发票单……老物件记录了习近平的成长,更见证了这位大国领袖历久弥坚的初心。

(文/致丘,编辑/钟祺,配音/静玄,海报/少鹏;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福建》等;本文为“学习小组”系列文章《“物”见初心·总书记的时代印记》第20篇)

(来源:“学习小组” 微信公众号)